- UID
- 12794
- 帖子
- 8763
- 积分
- 11232
- 学分
- 55377 个
- 金币
- 800 个
- 在线时间
- 801 小时
|
所有英语考试阅读部分都会测试考生对于转折关系的理解,但是还没有象考研英语阅读这样重视的。很多考生都觉得考研英语阅读试题所涉及的逻辑关系太难,比如想多了不行,老师会说你“推理过度”;想少了,又会说你不能就事论事。广大考生普遍的感觉是:考研答题是随意性很强。
在很多时候,考生之所以在选项之间反转奔腾而不能决定,主要原因是文章没有读透。但是,在考场极度紧张的情况下,要想完全理解文章的内涵是不容易的,这个时候就需要从文章的关键词入手去把握文章的结构上的线索。有些时候,文章在意思将要发生变化之前就有了很明显的意思发生变化的前兆。这些前兆就是作者为意思的变化所做的铺垫,而这些铺垫必然要在结构上通过线索词汇表现出来。对于结构线索词汇的把握是对文章结构变化把握的关键,从而就能在不能很准确地把握文章意思的约束下,把握文章意思的变化。因为从测试学的角度来看,考查考生对意思变化的把握能力要比单纯考查对意思的理解更重要,所以考题在多数时候不是在考查考生对文章意思的理解,而且考查考生对文章意思变化的了解。
例一、2000年第二篇文章第一题
What used to be the danger in being a man according to the first paragraph?
A.A lack of mates
B.A fierce competition
C.A lower survival rate
D.A defective gene
此题是考研历史上一道典型的难题。信息出处来源于文章第一自然段:
Being a man has always been dangerous. There are about 105 males born for every 100 females, but this ratio drops to near balance at the age of maturity, and among 70-year-olds there are twice as many women as men. But the great universal of male mortality is being changed. Now, boy babies survive almost as well as girls do. This mean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there will be an excess of boys in those crucial years when they are searching for a mate. More important, another chance for natural selection has been removed. (以下省略)
该题有很强的迷惑性。如果考生不了解考研文章的“说话”规律以及考研试题的命题规律,很容易陷入到题目选项编织的陷阱罗网中去。
「错误思路」 这段话意思很晦涩,主要是在从人类不同性别的婴儿的存活率为切入点来谈进化论的知识。这些背景知识和考生惯常把握的进化论的普通知识是有一定的出入的。对于该段,很多考生在考场上也只看了个大概的意思。而且该段还与此文章后面段落的意思没有多大的关系。这给那些寄希望于将全文看完后再转回来根据全文的大意猜测第一段意思的考生带来了很大的障碍。限于词汇以及进化论专业背景知识的约束,很多考生对于第一段后半段的意思看得比前半段要懂。据此,考生开始着眼于后半段来解答第一题,这正好坠入了命题陷阱。
「正确思路」首先审题要到位。题目答错有可能从一开始审题的时候就错了。问题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就回答问题肯定正确的几率是很小的。题目问的是“根据第一段,什么是作为男性过去常常面临的危险?”在此,考生需注意两个词汇或短语:其一being,它不能被理解为是,它正确的意思是“作为”,所以题目问的不是男性的危险,而是作为男性的危险。其二,used to,它的意思必须理解出来,即“过去常常”。这两个词意思理解错了或是理解有偏差,此题肯定答不对。那么究竟什么是作为男性的危险呢?注意在原文中划出的but一词,它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通过but一词,文章结构上产生了一个关于人类男女性别存活率前后现象的强烈对比,作者的意思在此也发生了明显的转移。这道题目与其说是在考查考生对文章意思的把握,不如说是在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的把握。在but前,文章说男性比女性更难存活。然后通过but,引出这种男性易死亡的属性现在正在改变。这已经就明白无误的告诉了读者,作者在but的前文所讲述的就是男性易死亡的属性。而且这个属性是“过去的”,正好应验了used to这个短语的含义。所以该题正确的答案应该为C,a lower survival rate,较低的存活率。
「解题经验」此题所考查的就是在于对but承上启下转折关系的认知。通过but,文章将主要讲解的内容由男性很难存活过渡到在现代的科学条件下男性也容易存活的话题上来。泛泛浏览第一段很难得出第一题的答案。试题不是在考查考生对文章意思的理解,而是考查的考生对文章意思变化的了解。而文章意思的变化是通过结构上的先行变化来实现的。进一步的,文章结构上的变化是通过结构上的指路词but来完成的。因而,掌握了结构上指路词就可以把握意思的变化。
例二、2000年第四篇文章第一题
In the Westerner's eyes, the postwar Japan was__________
A under aimless development
B a positive example
C a rival to the West
D on the decline
这也是考研历史上一道典型的难题,错误率很高。此题考查的内容就是文章的第一段。
Aimlessness has hardly been typical of the postwar Japan whose productivity and social harmony are the env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Europe. But increasingly the Japanese are seeing a decline of the traditional work moral values. Ten year age young people were hard-working and saw their jobs as their primary reason for being, but now Japan has largely fulfilled its economic needs, and young people don‘t know where they should go next.
「错误思路」很多考生发现此题意思本身倒不难。难在考生不知道题目是在对第一段哪一点的意思在发问。考题问在西方人的眼里,战后的日本是怎样的?绝大多数考生在B和C两个答案之间逡巡徘徊。
「正确思路」文章第一段在第二句话显要的位置上出现了but,表明本文是典型的新老观点对比型的文章。通过but转折连词的承上启下,结束此前的老观点,引出新观点,也即整篇文章所要展开的核心内容。老观点表达的是战后日本经济产出高,社会和谐,各方面很好;新观点,日本的传统工作价值观正在衰落,表现出了不好的方面。这也是考生可以把握的文章的中心思想――日本表现出了不好的方面。总的说来,考生不能将文章理解为在论述日本好,而要理解为在论述日本不好。所以题目问在西方人的眼里,日本怎样?实际是在对but之前的老观点提问,在选项中寻找与老观点匹配的即可。可以看到,B选项说战后日本是西方人眼中的正面的例子,是在讲日本人好,这是和but前面的内容一致的,故应该选择。而C选项说是竞争对手,这不能从日本是美国和西方人嫉妒的对象这层意思中推理出来,也是文章中没有提到的内容,是迷惑性很强的干扰选项。
「解题经验」关键一点是准确定位。首先要弄清楚题目到底是在针对but前面的内容在提问,还是以后的内容。正如前文提到的,考生已经敏锐地感觉到题目是在对but提问的话,就可以理解为题目是在考意思的变化而不是意思本身。因而如果对于结构的把握比对意思的把握更为重要,考生就应该准确的把握问题的定位。做到了这一步,基本上就成功了。因为,做这种题目出错的根源往往是考生不知道题目究竟在问什么,需要把握何处的信息。而至于信息本身的理解是比较容易的。所以一句话:选项之间无法排除时,就看结构的变化。
例三、2004年第二篇文章第一题
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illustrate with AAAA cars and Zodiac cars?
A A kind of overlooked inequality.
B A type of conspicuous bias.
C A type of personal prejudice.
D A kind of brand discrimination.
此题出题方式上更隐蔽一些。问作者举AAAA和Zodiac出租汽车公司是想说明什么?好像是在考查第二段的内容,因为只有第二段出现了这两个出租汽车公司的专有名词。但是看完第二段后考生会发现整个第二自然段只是陈述了这两个出租汽车公司的例子,作者并没有论述引用这两个例子的原因。实际上,这两个例子所论证的观点是在第一段给出的。整个第二段只不过是用全段的篇幅来用例证论述第一段已提出的核心观点。这种文章的结构是现代比较时髦的文章结构,早在2002年的第一篇考研阅读文章中就出现了,后来在历年的考题中均有出现,比如出了这篇文章外,还有2003年第二篇文章第一段,2005年第一篇文章第一段,2006年第三篇文章第一段。
阅读该文章第一段:
Over the past century, all kinds of unfairness and discrimination have been condemned or made illegal. But one insidious form continues to thrive: alphabetism. This, for those as yet unaware of such a disadvantage, refers to discrimination against those whose surnames begin with a letter in the lower half of the alphabet.
「错误思路」没有注意到段落中由but引起的结构上的变化,从而没有感觉到段落意思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结果选择B(一种显著的偏见)与文章第一段的意思相悖。
「正确思路」考生应该非常敏锐的感觉到由先行的结构上的变化而昭示出来的意思上的变化。典型的新老观点对比型的文章,But承上启下,其前是老观点,歧视没有了;其后是新观点,一种新的歧视还在暗中存在。一定注意:这才是作者真正想表述的观点。题目问的是AAAA和Zodiac两个出租汽车公司为什么被提到。第二段第一句话就提到了这两个公司,即“It has long been known that a taxi firm called AAAA cars has a big advantage over Zodiac cars when customers thumb through their phone directories.”很明显,此句并没有提及这两个出租汽车公司的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整个第二段也没有提到。答案只有在第一段中寻找。而第一段but后的观点正是作者想要通过整篇文章要说明的观点,即按字母顺序排序歧视依然是现在暗中滋长的一种歧视方式。而AAAA公司之所以比Zodiac公司更有优势的事实无非就是说明了这个观点。留意A选项说例子说明了它是一种被忽略的不公平。而overlooked inequality(被忽略的不公平)一词正是对原文insidious form〔暗中的(歧视)形式〕很好的改写。所以A选项正确。B选项错在形容词conspicuous(显著的),与原文insidious的意思相反。
「解题经验」在阅读文章第一段时,读到but一词就应该敏感地感觉到其后的内容是作者真正要说明的观点,而but前的内容只不过是作者为表述自己真正的观点所作的铺垫而已。抓住了这一点无疑就把握了文章的核心思想,整个第二段所说明的观点也就可以通过定位到but后的内容上来而迎刃而解了。
例四、我们不仅要熟悉转折连词在第一段的情况,还要熟悉转折连词被置于其他位置上时的情况。2001年第四篇文章最后一段:
Yet the fact remains that the merger movement must be watched. A few weeks ago, Alan Greenspan warned against the megamergers in banking industry. Who is going to supervise, regulate and operate as lender of last resort with the gigantic banks that are being created? Won‘t multinationals shift production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when a nation gets too strict about infringements to fair competition? And should one country take upon itself the role of “defending competition” on issues that affect many other nations, as in the U.S. vs. Microsoft case?
「正确思路」最后一段开头出现的yet意为:但是。无论是从意思上还是从结构上,都将其视作等同于but.所以在此,yet表明最后一段和前文的意思发生了重大改变,从逻辑上要去反义。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就是整段的主题句,其意思很明确:公司的合并必须要受到监管。
掌握了这个基调,考生可以解答本文的第四题:
Toward the new business wave, the writer‘s attitude can be said to be______.
A optimistic
B objective
C pessimistic
D biased
此题是作者态度题。但对于全文作者对于公司合并的态度的理解,最后一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实上,此题可以说是通过直接问作者态度,而间接考查考生对最后一段文章意思变化的理解。这个意思的变化就恰恰是通过文章最后一段结构上变化体现出来的。Yet前文讲作者认为公司合并好,而后文论述公司合并好的同时还要受到监管。所以综合起来,作者对于公司合并的态度就是B选项,objective即客观的。
「解题经验」除了but,还有其他很多转折连词,如常见的:yet,however,nevertheless,nonetheless, on the other hand, notwithstanding,controversially,conversely等词或词组都可以起到结构上变化的效果。考生要多看多练,扩展自己的眼界。另外,试题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考查考生对文章结构变化引起的意思变化的掌握,比如不仅可以通过细节事实题来考查,还可以通过如此题这般的作者态度题来考查。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从结构变化中掌握意思变化的阅读技术,就可以从容地以不变应万变 |
|